◉ 集团新闻
集团副董事长李东霖代表市委会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3月25日下午,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13位政协委员依次走上发言席,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谋创新之举、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方红卫叶牛平李婧到会听取发言,王吉德出席。

集团副董事长李东霖代表民进西安市委员会作题为《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生命教育 筑牢学生身心健康防线的建议》,获得一致好评。以下是发言全文:
近年来,涉及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事件屡次发生,不断引发关于生命教育的深刻反思。《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多次就加强生命教育发声,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开展多样化的生命教育。当前,多地已将生命教育融入中小学的日常育人工作当中,例如苏州、深圳等地开展生命“长宽高”三维度教育,徐州市大力推进新生命教育。我市也在积极探索生命教育的实现路径。在我们对多名中小学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开展的调查走访中,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开展过以“生命教育”命名的主题活动。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现有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西安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仅将生命教育作为附属内容,未独立成章,缺乏实施细则,针对性不强。
二是专业支撑不足。仅有少量教师接受过相关培训,导致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整体上融合度不够密切,无法形成育人合力。
三是内涵认知存在偏差。大部分学校将生命教育窄化为“防伤害”培训,忽视对生命意义、社会责任等深层议题的探索,难以让学生形成对生命的系统性认知。
为此,我们建议:
1、坚定奋斗意志
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引,聚焦于学生的成长赋能,积极学习先行地区的做法经验,如深圳市《生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立足我市实际,制定出台支持生命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优化考评机制,将“生命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区县教育质量考核指标,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锻造师资力量
依托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高校,建立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积极组织开展面向全市中小学领导班子和一线教师的专题培训,尽快培育一支懂得生命教育且擅长讲述生命教育故事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批生命教育的“名师工作室”,带动广大教师将生命教育理念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到每一本教材、每一节课程中,推进生命教育科学有效开展。
3、打造课程矩阵
积极构建“3+X”课程框架,抓牢基础课程、开发特色课程。引进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试用的《生命教育》教材,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发校本微课和读物。活用、巧用西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具有特色主题和教育意义的生命教育课程,例如“兵马俑修复体验—感悟文明传承的生命力”“秦岭国家植物园生态科考—理解生命共同体”等。
4、强化协作赋能
由教育部门牵头,卫生、文旅、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以及基层社区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沉浸式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在新修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增设生命教育体验馆,支持中小学图书室开辟“生命教育”阅读专区,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协同开展的生命教育格局。
我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应以“西部示范、西安先行”的担当,将生命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贯彻落实,努力构建“全学段覆盖、全链条贯通、全社会参与”的生命教育新范式,筑牢学生身心健康防线,为全国生命教育提供“西安方案”。